在去丽江的途中,就听人说:"娶个丽江婆,赛过骡马驮;要的丽江婆,终年不愁。"初听,对这句流传在丽江一带的俗话,所有人只是一笑了之,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理解。但有一点是公认的:纳西族妇女历来是善良勤劳的,几乎将所有的家庭重担全挑在自己肩
上。
纳西族妇女外出,无论走亲访友,还是出售自己种的蔬菜瓜果、上集市购买自家用的物品,都身背一个背篓作盛物之用。有时为了孩子,外出还用背篓将孩子放在里面,背在肩上。在去丽江的路上,透过车窗,我不断看见这样背着背篓的妇女。甚至,连骑着自行车上学的女孩,身后也背着一个背篓,代替书包。
到丽江的第二天清晨,我独自一个踏着光溜溜的青石板逛街。距贸易市场不远的地方,见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姑娘正卸下背在身后的背篓。这一霎间,猛然触动我:我想掂一掂她们背篓的重量。我用手比划着告诉她们我的意思,我见那姑娘的背篓里盛的全是金黄的李子,装得满满的,几乎平了背篓的上缘。我不经意地提了提,谁知那背篓像生了根似的,一动不动,十分沉重,至少有一二百斤。我再次憋足了劲,提了提,背篓才刚刚有点移动。
在丽江,没有一个纳西族妇女或姑娘是懒惰的,她们从早到晚都在做事,不但能负重,还精于商业贸易。
我曾在寻访纳西族四合院时,见到一个只有六、七岁的小姑娘充当一行来自山东的游客的临时"导游",她神情落落大方,口齿伶俐,举止、谈吐自如,一点也不怯场。她口操纯正的汉语,时不时地向那行游人介绍丽江的人情风俗,介绍游览古城的路线,或指着前进的路。她是我见到的年龄最小的"导游",从她那从容不迫的举止形态看,她干这一行,虽非专业,也算是"行家里手"了。我为此震撼、惊叹!
在震撼、惊叹之后,我又深思其中的缘由。原来纳西族妇女受当地传统习惯所影响,从小失去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,命运使她们一生下来就得干没完没了的体力活。可她们认命,年年岁岁,日日夜夜未家庭,为自己的男人、自己的孩子操劳着,从无半点怨言,从没有丝毫偷闲之念,似一把绿荫大伞支撑着家庭,支撑着男人的一方驰骋的天地。真可谓,纳西族妇女肩担日月,力扛家庭重担,不愧是纳西族男人生命的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