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
洱海月映
苍山雪,下关风吹上关花”是美丽大理的真实写照,记不得来过大理多少次了,去岁闻听大理恢复重建,欣喜之余,早已按奈不住向往的心情,只是苦于琐事缠身,无法成行,直到今春三月我们有幸踏花而行,再次来到了
大理,急急赶赴
崇圣寺,以了心愿。
在和风细雨的轻柔之中,我们叩开了享有“南中巨刹”之称的
大理崇圣寺那充满灵气的大门,以期细细品味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。
走进崇圣寺,我们不禁被它那气势宏伟、庄严秀丽的布局所折服。观赏崇圣寺,须得品味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崇圣寺在南诏古国、大理古国时期即为皇家国寺和政教中心,历史上曾有九位
大理国国王在此出家为僧,在金庸的武侠名著《天龙八部》的笔下,段氏皇族出家的“天龙寺”,就是今天的
崇圣寺。
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公元713年至741年,经历代扩建,到宋代
大理国时期达到了颠峰,有 “基方七里,为屋八百九十间,佛一万一千四百尊,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,有三阁、七楼、九殿、百厦”之规模,享“佛都”之美誉。
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闻名于世:三塔、南诏建极大钟、雨铜观音像、三圣金像、“佛都”匾。今天五大重器仅存三塔,而一代名寺“南中巨刹”
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。2005年
大理旅游集团耗资1.82亿人民币恢复重建崇圣寺,重建的
崇圣寺,占地600亩,西依
苍山应乐峰,东临
洱海万倾波,海拔2199米,东西长1136米,南北宽352米,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,约占古代
崇圣寺建筑面积的六分之一,并请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师为方丈主持。